新生導引

請勿放任讓毒蛇潛入自心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20年10月4日|13’45”——19’38”

當我們做功德

或做任何事情時,

請仔細觀察自己的心:

究竟有什麼(動機)藏在所作所為的背後?

 

在言語之前,

或是身體有動作之前,

心中其實是先有所「動」(動機)的。

 

比如,我們的心是善的──

想要做功德、

想要參與雨安居結束後的大型供僧活動,

心先開始運作,

而後,才會以語言呈現出來,對僧侶說:

「我想參與今年的大型供僧活動。」

之後便開始實施供僧(的行動),

於是,身口意就齊備了,

但這一切始於心。

 

如果想讓自己的身善、口善,

一定先要心善。

為此,我們應該努力觀察自己的心、

(觀察)在我們想的時候,

背後掩飾了什麼(動機)?

 

例如,我們想要實施大型供僧,

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是想出人頭地? 還是想護持僧團?

或是希望幫助親朋,所以邀請他們同做功德?

藏在背後的動機到底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能夠掂量自己的心。

 

其它事情也是同樣的,

無論我們做什麼,

先要評估自己的心:

我之所以這麼想,原因何在?

藏在思維念頭的背後動機,究竟是什麼?

是善的? 還是不善的?

就只是從自己的心裡觀察、體會。

有覺性去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比如,嗔心生起,

生氣了,就想罵人、打人。

當嗔心生起時,已經看到:

嘿,想罵人、想冷嘲熱諷了。

不良的言語與行為背後是嗍,

自己的心已被嗍心所控。

一旦如是看見了,

嗔便不會控制住心。

所以,我們先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如果能夠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煩惱就無法掌控我們的心;

一旦心不被煩惱所箝制,

我們的語言就不會受到煩惱的驅動,

所作所為也不會被煩惱所奴役,

於是,身口意將會越來越清白、純淨。

 

僅僅只是妥善呵護自心,

身與口便會自然趨善。

因此,我們應該有覺性去及時知道自心:

心貪了,知道;

心生氣了,知道;

心散亂了,知道;

心萎靡不振,知道…

 

例如,看到有人走過來,

心裡很討厭她,因為她比自己漂亮。

身為女人,雖然覺得自己很美,

但這個人居然比自己還美,於是就想嘲諷她,

想透過一些表情,

讓她覺得自己在別人眼裡是惹人厭的。

 

首先,我們要及時知道自己的心,

只要心沒有被煩惱控制,

言語就會很好、所作所為也會很好。

 

但大部分人都是戴著面具,

而且從未觀察和體會過自己的心,

在別人面前,他們一直努力讓自己看起來不錯,

但那隻是(外表)看起來不錯,

但是心裡卻不怎麼樣,

仍在造作不善的「意業」。

 

「意業」的結果,

比「身業」與「口業」更嚴重,

因為它是「身業」與「口業」的源頭。

 

我們應該不停地觀察自己的心,

不停地訓練去覺知和體會自心,

不要放任煩惱潛入其中。

否則等於渾然不覺地讓毒蛇潛入自己屋內,

放任毒蛇肆意遊走,

導致危機四伏,

最後我們自己也會被蛇咬;

換句話說,

我們也會墮入惡道、

自受苦果。

 

持續地觀察和體會自己的心,

這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

隆布敦長老曾教導隆波:

修行並不難,

難的是那些不修行的人;

(你)已經讀了很多書,

接下來讀自己的心。

 

極為簡單的修行方法,就是去讀自己的心:

心有快樂,及時知道「當下有快樂」,

心有痛苦,及時知道「當下有苦」;

心寧靜,知道;心散亂,知道;

心貪,知道;心不貪,也知道;

心生氣,知道;心不生氣,知道;

心迷失了,知道;心在覺知,也知道;

心散亂了,知道;心委靡不振,也知道…

就是這樣持續地觀察和體會。

 

妒忌、厭倦、懶惰,

無論心如何風雲變化,

我們都要不停地及時了知到。

心有仇恨和埋怨,也要知道,

看到別人取得了好成績,感到嫉妒,要知道心有「嫉妒」,

或是看到別人行善造福、收穫善果,

心裡隨喜他們,

也要知道此刻「心是善的」──為別人的善行在按讚。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