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禪定(一):邪定、錯誤的禪定是怎樣的?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西方人喜歡修習禪定,他們以為修習禪定以後,生命就會好起來,痛苦將減少,因此認為禪定是離苦的出路。殊不知禪定只是臨時之物,無論訓練到什麼程度,心寧靜不久又會散亂。禪定僅只是止痛藥;不舒服、發燒了,吃止痛藥、退燒藥,可是病根還在,一旦藥力退失,疾病又會捲土重來。

因此禪定僅是臨時之策,只能暫時解決問題。

心散亂而無快樂的時候,可以修習禪定。我們去寺廟學習禪定,一定要懂得選擇,絕大部分地方訓練的是邪定,任何一種禪定若不含覺性,必然是邪定。

比如,打坐以後迷迷糊糊,號稱寧靜了。事實上,那不是寧靜而是缺乏覺性;或者打坐以後感到非常苦悶,說明心有瞋;打坐以後神情恍惚,說明心被痴控制了。

禪定若缺失覺性,煩惱習氣就會趁虛而入。若修習帶有覺性的禪定,則不會有太多偏差。

在這裡學習是免費的,分文不取,所以大家就懶得學。即便學了也不實踐——心裡覺得好,但認為可以先放一放。誰是這樣想的? “佛教很好,修行也好,請允許我先忙其他事情”——更重視其他事情。比如西方人花錢參加禪修就非常認真,只是大部分人所修習的並不是好的禪定,只有寧靜和舒坦,卻沒有覺性,打坐以後缺乏覺性——迷迷糊糊或者自我催眠。

好的禪定,不是自我催眠令其寧靜下來,好的禪定是心與自己在一起,在覺知自己。

比如修習某種禪法,例如觀呼吸——呼吸了,覺知;呼吸了,覺知。有在覺知自己,覺性沒有缺失,而不是呼吸之後,迷迷糊糊忘了自己。或者有節奏地做手部動作,同樣可以獲得禪定:如果心去緊盯著手,只是獲得緊盯式的禪定,屬於緊盯所緣的禪定;如果缺乏覺性,就屬於邪定;如果有覺性,可是聚焦於手上,那屬於讓心寧靜的禪定,無法開發智慧。

禪定有兩類:正確的禪定與錯誤的禪定。正確的禪定同時伴隨覺性,錯誤的禪定則沒有覺性。

時而有貪、時而有瞋、時而有痴,打坐以後迷迷糊糊,有快樂就陶醉於快樂。

一旦快樂生起,貪欲就染污了心,感到滿意,類似“上癮症”,到時間了必須打坐,沒有打坐就鬱悶。那些對禪定上癮的人,情緒比常人更糟,很容易煩躁不安,因為修習禪定時很舒服,沒有什麼來干擾。這些都是不好的禪定。

或者打坐以後覺得苦悶、鬱悶,非常粗暴地打壓自己,直到患了頸椎病。

我們又不是用頸椎去打坐,打坐以後出現頸椎病、後背疼痛等情況,都是因為心情鬱悶,在粗暴地緊盯著,沒有快樂,心不愉悅,夾雜著瞋心。

或者打坐以後看見這個或那個現象,心很散亂,跑去外面,去知道外面的事物,那樣的心是含有痴的,帶有散亂。

打坐以後,看見諸佛列隊蒞臨,那是心幻化出來的禪相,其中含有痴。

因此,壞的禪定沒有覺性,有的只是煩惱習氣。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