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覺性自行生起的心才是“無行”的大善心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覺性之所以生起,是由於心能夠牢記境界。因此要時常觀察各種境界,一旦能夠記住境界,在覺性生起的瞬間,心就會自動成為善心。

善心的組成部分非常多,其呈現的特質也很多。去學習《阿毘達摩》我們或許會望洋興嘆——《阿毘達摩》裡提及的“輕快性、柔軟性、練達性、適業性、正直性”等術語,會讓我們越聽越亂。

衡量“善心”的最簡單方法其實就是——何時生起覺性,何時心就是善心。

覺性的生起,源於心能夠牢記境界,所以要不斷地練習去觀察境界。 我們時常生起的境界就是煩惱,因此無需練習去觀察善法,而是要去觀察煩惱。

佛陀教導:心有貪,知道有貪;心無貪,知道無貪。心有嗔,知道有嗔;心無嗔,知道無嗔。

去觀察煩惱——因為煩惱乃是真實存在的、時常生起的現象。

嗔心重的人就以“嗔心”作為觀察的重點,一會生氣,一會又生氣,時而煩躁,時而鬱悶,鬱悶屬於嗔心,煩悶、厭倦也是嗔心,妒忌、怨恨之類的心還是嗔心。嗔心重的人,就不斷地去觀察心的煩躁不安,一會生氣,一會又生氣了,不知道該對誰生氣,就對自己生氣——“真是動不動就迷失、動不動就生氣啊!”

誰曾經是這樣的?會對自己生氣地說“為什麼那麼容易生氣啊”“為什麼就一次都不能像隆波說的那樣好呢”等等,喜歡這樣生氣的人,現在有好轉嗎?

知道得快些了,就算是進步。但也別一味地遷就煩惱,別遷就它。要慢慢去觀察,生氣了,知道;生氣了,知道。

貪心重的人,碰見什麼都想要得到,那就去及時地知道自己的貪心。

練習去感知那些時常生起的境界是最好的。至於久久才會生起一次的境界,則不用太去理會它,覺性很難生起——因為無法記住那些“久久才見一次”的現象。

我們要觀察時常生起的境界,嗔心重,就去觀心的不舒服、煩躁不安;貪心重,就去觀察貪欲;有些人貪心不強,嗔心不重,那就觀察心的走神。

有人會說自己根本看不見煩惱,隆波回道:因為你在迷呢。你只是一味地迷,貪與嗔不是很強,因為貪與嗔的隨眠煩惱累積得太少了……

大部分人庫存的貪與嗔都會很多,誰的少一些呢?全都是很多的。

慢慢觀察下去。如果經常觀察——貪心生起了,知道;嗔心生起了,知道。

接下來它們一現身,我們就會毫無刻意地感知到它們——無刻意而自行感知,這樣就得到了善心,覺性是自行生起的。

我們需要訓練,最終讓心能夠牢記境界,而後覺性將會自行生起。這類心是“無行”的大善心——沒有絲毫刻意而能自行生起。

誰有過自行生起的覺性?請舉手。

心若牢記境界,就會瞬間捕捉到境界。比如正在走神,走神的一瞬間,毫無刻意的,心立即就捕捉到。

刻意去覺知是無法捕捉到的,為什麼呢?因為刻意的覺知含有貪婪的動機,是帶著貪欲的,所以覺性不會生起。

在修行的初期,“我要覺知!要覺知!……”最終也沒有生起善法——沒有生起覺性。

練習去覺知境界,有時覺知、有時走神;時而覺知、時而走神;生氣了,覺知;生氣了,覺知。有時甚至未能及時知道那些極強烈的怒氣,扇了別人耳光之後才知道生氣了。接下來越發嫻熟之後,只是有一丁點兒生氣,都能知道。一丁點兒生氣就會知道,根本還來不及去傷害誰就會被知道,覺性將毫無刻意地不斷提速。

沒有刻意的成分——這點非常重要。

《阿毘達摩》裡稱之為“無行”——不用刻意營造,也無需去祈求得到。

如果需要刻意才能生起,那將無法開發智慧,那種善心的力量非常羸弱。

我們要如何區分善心力量的強與弱呢?如果要刻意營造來讓它生起,那屬於力量孱弱的善心,比如朋友邀請我們今天去聽隆波開示,我們猶豫著是去還是不去,隨手拿起玫瑰花來撕——“去”、“不去”、 “去”、“不去”……倒霉啊,花都扯沒了,好吧,必須去了。最後剩下梗——噢耶,不去!這樣的心品質是不高的。

如果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營造才願行善,這樣的善心力量是軟弱的。只有骨子裡生起的、自己想要的(心),才是力度極強的善心。

我們要訓練心達到力度強勁的善心,心若沒有強勁的力量,怎麼可能去開發智慧呢?

智慧是最大的善法、最大的功德。因此我們需要來訓練,練習去感知境界,直至心牢記它們,而後覺性自行生起,這樣的心才是“無行”的大善心——它毫無刻意且自行生起。

天上不會掉餡餅,我們必須去訓練,今後要時常觀察自己的煩惱,時常觀察,善心就會自動生起。善心是帶有智慧或不帶有智慧,都是不一定的。

有時雖是善心,卻無智慧,這種情形是有的;有時是善心同時兼具智慧,這種情形也是有的。

大善心是無貪、無嗔、無癡的。覺性生起時,就是沒有貪、嗔、痴的;與智相應——帶有智慧;且“無行”——沒有任何刻意而自行生起。

我們透過訓練後能夠覺知到境界,已經得到善心,因為覺性生起時,不善法將無法存留;自行生起——沒有絲毫刻意讓覺性生起,覺性自行生起,善法也自行生起。至於是否伴隨有智慧——這取決於我們是否有過去積累的波羅密。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