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愛,止於心(二)
法音聽錄組
法音錄 2020年1月4日
智慧也是相同的。智慧生起的近因是正確的禪定。也就是說, 心一旦安住之後, 就真的可以如其本來面目地去看到那些境界或狀態。
心安住之後, 如果來觀身, 就會看到身是身, 或者是一堆什麼東西, 然後知者就會分離出來。在心安住的那一剎那來觀身, 名和色就會立馬分離。
那一刻發生的時候, 也許並沒有文字去描述究竟什麼是什麼, 但是會清楚地照見到身體是屬於身體的部分, 身體是被覺知、被觀察的對象, 還有另外一部分— — 作為觀者的心。觀者的心裡也許還含有邪見, 以為那個心是我, 但是會清楚地照見到身體是被觀察、被覺知的對象, 身體不是我。
在心安住的時候, 如果看到煩惱習氣, 就會看到煩惱習氣僅僅是一種名法, 它跟觀者的心完全是不同的部分。無論你是否知道這個煩惱習氣的名字, 你都會清楚地知道它跟心完全是分離的。
最開始的時候, 我們往往會看到煩惱習氣不是我, 但依然會覺得那個知者的心是我。繼續訓練下去, 繼續去發展覺性, 去修習禪定, 那些境界和狀態就會不停地教育我們, 最後我們就會發現心一會兒變成知者, 一會兒變成想者, 一會兒變成緊盯者, 不停地如此交替。
所有的境界和狀態最後就會來不停地教育我們的心, 讓我們的心變得聰明, 最後我們就會看到事實: 無論是能觀還是所觀, 它們都只是自然生起的現象, 它們各有各的分工, 各有各的職能, 裡面沒有個我。到了這個程度, 就稱為得到了第一階段的法, 佛教裡的專業術語稱之為初果須陀洹。
要想來到這個階段, 一定要有精進、忍辱, 不斷地去培養、去提升我們的戒定慧。要想擁有這些, 就一定要有一個基礎的東西, 也就是善法欲。
我們看到了我們要得到的結果的好處, 我們也清楚地了解到要想獲得那樣的結果, 必須播種什麼樣的因。真正動手實踐的時候, 我們就會對自己的心和身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尤其是那些散亂型的人, 他們要重點學習的是心。
佛陀有過一段開示, 在早期的禪修中, 師父已經講過了。這是佛陀對那些心很散亂的師父們講的, 他說心有這樣一個特質, 也就是它會跑得很遠。
我們的心會跑得很遠嗎? 心可以環遊全球, 甚至可以沖出地球。 比如嫦娥奔月, 即便原本是在這個地方, 但是她也可以奔到月亮上去。
心可以跑得非常遠, 但是它一次只能去一個剎那。 它要想跟嫦娥一起奔月, 先是在這裡。 它是一個片刻、一個片刻的。
知道心去到月亮上了, 知道的那顆心就已經是另外一個片段了。 知道的那個剎那的心也會滅掉, 然後就繼續去想別的事情了。 比如我們心裡會有類似於配音的聲音, 說剛才去散亂了, 那本身已經是在散亂了。
心是不停地處在生滅的狀態的, 而且它一次只能生起一個剎那。 在真正覺知的那一念, 心是沒有說什麼的。去界定剛才散亂了, 那已經是另外一個片刻了。能明白嗎? 它們是不同的片刻。
心看到宋, 生氣了, 那是一個剎那。另一顆心要想生起, 這顆生氣的心就必須先滅掉。 事實上, 並不用去處理它, 使它滅掉, 它本身就是生滅的。只是說在訓練的階段, 我們需要有一點點人為、刻意的成分去知道剛才的心是生氣的。
假設這一念心看到宋, 生氣了, 然後滅掉。 接下來新的一念心生起之後, 我們刻意地去看前一念心是生氣的, 這個新生起的一念心裡是帶著覺知的。
在它看的那一瞬間, 它的工作已經結束了, 還來不及說話。要想去界定剛才生氣了, 或者念誦所謂的“ 生氣啦, 生氣啦” , 或者看到剛才有嗔心了, 一定要等這顆覺知的心先滅掉, 才可能出現後面的這些。
所以佛陀對那些很散亂的師父們開示的偈子, 就是說心會跑得很遠, 但是它是一個剎那一個剎那地生滅的。有兩種特質了。
第三種, 它無形無相, 它屬於名法。 意思就是說我們無法用眼睛看, 或者用耳朵去聽心究竟在哪裡。這樣是不會知道的。或者去聞心在哪裡, 也找不到。我們只能用同樣屬於名法的東西去感知它, 這樣的名法稱為覺性。
事實上, 在訓練的早期, 稱為覺知自己。隨著我們不停地去訓練, 直到我們的心最後能夠牢記境界, 牢記到當這個境界生起之後, 覺性就會自動生起, 那時候就屬於能夠記得、能夠憶起境界, 這才是覺性真正的定義。
佛陀還教導要去看心的另一種特質, 也就是第四種特質。
複習一下, 心的第一個特質是跑得很遠, 第二個是什麼? 每一個剎那隻能生起一次。 第三個是它屬於名法。 一旦說到心是無形無相的, 是屬於名法, 那怎麼才能看到它呢? 所以佛陀就開示了它的第四種特質。佛陀說它在洞裡面, 意思就是說身體是心的洞穴。
既然它就躲在這個洞穴裡, 所以起步的時候就可以先觀那個洞穴, 也就是觀身體。比如觀呼吸, 在心走神的一剎那, 就會看到心走神, 在心跑掉的那個剎那, 就會看到心的跑掉。之所以知道剛才我們的心走神了或者跑掉了, 是因為我們剛才就守在那個洞穴門口。
但是這個洞穴有六個出口。 這六個出口是哪些? 眼耳鼻舌身心。它最頻繁地跑出去的那個出口是心, 所以我們就著重守在心門這裡, 但這並不是說我們就不去觀其他出口了。 心呆在洞穴裡, 這個洞穴就是身體。因此, 我們依賴於這個身體, 是為了了解心究竟是什麼樣的狀況, 心會從哪個出口出去。
為了觀得簡單一點, 我們就不用去守六個出口, 直接去觀心那個出口就可以了。觀呼吸之後, 心一旦跑去想了, 及時地知道。覺知之後就立馬再次進到這個洞穴裡來, 而且不需要把剛才的那顆心拽到洞裡去, 因為剛才的那一念心已經滅掉了。剛才已經講過了, 佛陀所開示的心的幾個特質中的第二個就是它一次只能生滅一次。
我們繼續去觀身、觀心。在觀身的那一剎那, 是一個片段, 很快我們就會走神, 在走神的那一刻, 又是另外一個片段了。在覺知的時候, 覺知是另外一個片段。在我們覺知的那一個片段, 前面的迷失已經滅掉了。我們並不用把過去的那顆心再拽到那個洞裡去, 因為這樣的工作已經不存在了。而且覺知的心也會滅掉。無論是迷失的心還是覺知的心, 我們都根本無需再對它們做什麼了, 我們只需要讓那個洞裡再重新生起一顆新的心就可以了。
我們隨時準備好去學習和了解心接下來準備幹什麼, 以一份學生的心態, 有善法欲在背後驅動我們不斷地去對我們的身心進行學習和了解。
能記住嗎? 心有哪四種特質? 好, 來複習一下。它跑得很遠; 它是一剎那一剎那地生滅的; 它是名法, 只有覺性才能捕捉到它; 它藉居在這個身體裡。佛陀並沒有開示到這裡就結束了, 佛陀還開示道: 如果我們不停地去學習、認識和了解這顆心, 最後我們就會脫離魔掌。
那些非常散亂的出家眾在聽完佛陀的這一段開示之後, 就證悟了初果須陀洹。誰已經開悟了? 噢, 可能必須要用巴利文。巴利文應該不用翻譯。
( 尊者念誦了一段巴利文) 這是巴利文。 因為當時聽佛陀講法的是印度人, 所以佛陀就會用當時印度人能聽懂的語言去為他們開示。
當時的那些弟子們為了能夠很容易地記住佛陀的開示, 他們往往會像作詞一樣對開示作一些修飾, 讓它聽起來更加優美, 類似於我們做早晚課的時候, 用的並不是我們平常說話的方式。 是這樣的狀況, 大家聽, ( 尊者用巴利文唱誦經文) 這就是唱誦的方式, 讓它聽起來非常優美, 便於記憶。
( 開示部分結束)
聲明
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 禪窗” 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 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 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 準確性未得到確認, 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 完全歸責於整理者, 望讀者知悉與明辨, 並請不吝指正。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