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煩惱控制的方法

不被煩惱控制的方法

隆波帕默尊者

要想“諸惡莫作”,就要能夠戰勝煩惱習氣。 我們之所以造惡,是被煩惱驅動著去做的。比如:打人、欺負人,這是由瞋心驅動的;偷盜他人財物,是由貪心所帶領的。 我們正是被煩惱慫恿著去造所有的惡業。 如果心沒有被煩惱控制,就不會造作惡業。 想要不被煩惱控制了心,就要懂得方法:有覺性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有什麼煩惱生起在心,要常常及時地知道,這樣就不會造作惡業,善法也會同時增長。 如果能夠及時地知道煩惱——貪欲生起了,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在及時知道的一瞬間,貪欲已經滅去,就不會因貪欲而造惡業。在及時知道的瞬間,覺性生起了,善法也已生起。或者瞋心生起的時候,有覺性及時地知道,就不會因瞋心而造惡業,在及時知道的瞬間,善法已經生起。又或者迷失時,不知道好、壞、對、錯,一旦覺性生起,就會知道好、壞、對、錯,不善法就會滅去,善法就會生起。 善法生起時,戒、定、慧就會慢慢成長。

覺性一旦生起, 當任何事物潛入於心, 我們會及時地知道, 煩惱便控制不了心, 戒就會自動自發地生起。 西方人不太了解戒,他們也能成為他們認為的標準式好人,卻不覺得有持戒的必要——為什麼要持戒?為什麼要受戒?覺得那隻是心裡的道德標準。事實上,戒是共有的,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西方人只關注禪定、強調禪定,而對於開發智慧,尚不太了解。戒、定、慧——泰國佛教徒能倒背如流,但卻不會做。

譬喻

【譬喻】

道、果、涅槃,是個人的︰
你只能親自直見。
修到那個層次的人將會
自己看見、自己明白,
徹底終止對佛陀教導的疑問。

如果你還沒有達到那個層次,
你能做的只是猜測。
不管別人怎麽爲你深入解釋,
你對它們的知識仍將是猜測。
不管是什麽猜測,
它必然是不確定的。

這就好比烏龜和魚。
烏龜生活在兩棲世界︰
地面的世界和水中的世界。

至於魚,
它只生活在一個世界,
也就是水中。上岸就會死去。

有一天,烏龜下到水裡時,
告訴一群魚,陸地如何好玩。
燈光、色彩如何好看,
沒有水中的一切麻煩。

那些魚對此十分驚奇,
想知道陸地是什麽樣子,
於是它們問烏龜︰「陸地深嗎?」
烏龜答︰「有什麽深?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有許多波浪嗎?」
烏龜答︰「有什麽波浪? 它是陸地。」
魚問︰「陸地渾濁嗎?」
烏龜答︰「有什麽渾濁? 它是陸地。」

注意魚提出的問題。
它們只是根據自己的水中體驗來問烏龜,
烏龜只好說,不對。

凡夫的心對道、果、涅槃的猜測,
與那些魚沒什麽兩樣。

~隆波敦尊者(Ajahn Dune Atulo )
《法語微言》

人為地遠離

【人為地遠離】

… …
居士:
看見苦在遠遠的地方。

隆波:
嗯,平時的心與此刻的心一樣嗎?

居士8:
不一樣。

隆波:
嗯,你現在的苦在遠遠的地方,是因為你用心把苦推得遠遠的;同時又把心拉到另外一邊。

必須用平常而普通的心,然後感到世間遠去,那是可以的;但像你這樣刻意把心拉開,這是不行的,只是人為地遠離。
… …

(節選自居士#8與隆波的互動)

——隆波帕默尊者
2017年2月18日A【心的訓練(下)】
泰國解脫園寺
翻譯:禪窗

禪窗公眾號文字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LIp8XgF_D10ZiXm3XGgUhA

泰語中字視頻鏈接:

更多中文視頻資料,敬請查閱以下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pAfS_XsgLKSDIVuZvX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