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聖道生起的過程(隨順智、種性智)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17年12月24日|

大家在練習觀身與觀心時,心一散亂,就來觀呼吸或念誦佛號,先訓練讓心獲得寧靜,可是從未進入過禪定。然而當因緣成熟,當我們的戒、定、慧已經圓滿,心便會聚合進來,自行進入安止定。

此處的安止定是指在聖道之中的安止定。當這種安止定在聖道中生起時,聖道之中餘下的其他七支將會共同現身於同一點。聖道的其他七支是出於正定的力量而共同匯集於同一心識剎那的。因此不要輕視禪定,一定要善加訓練。

有些人根本沒有禪定,或只是緊盯著“腹部升降”之類的(所緣),心完全在外面,那是沒用的,即便歷經多生累世也無法證悟,頂多只會投生於“無想有情天”(梵天的一種),那是由於過於鬱悶,導致心滅掉的結果。例如,沒日沒夜地經行,覺得太鬱悶了,如果極度苦悶,心就會逃避甚至乾脆滅掉,而成為“無想有情天”的眾生。

不要誤以為體證涅槃是沒有心的。在證悟道、果、涅槃的瞬間,是有心的,而非沒有心。經典稱之為“道心”及“果心”。

因此,某些地方在教導說:心驟然滅去,完全沒有了感覺,身不存在,心也不存在,那是“無想有情天”的梵天神。

在聖道生起的時候,是有道心的;在聖果生起的時候,是有果心的。大家聽說過“四道及四果”嗎?如果是透過禪定來劃分,那麼共有20種道心與20種果心,道心和果心的總數是40種。所以,並不是沒有心,而是有心的。簡而言之是四種道心與四種果心;若細分則是20種道心與20種果心。當然,我們無須研究得那麼細緻。它們是自行生起的。

無論何時,當我們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見身心的真相,並且具備了前面講給大家聽的維繫生計等的前提條件,到了某個點,心便會聚合進入安止定,其後在安止定中開發智慧。

在安止定之中開發智慧時,心會“震動”。僅僅只“震動”二到三個心識剎那,心將會“隨順”。 “隨順”的意思是——無論生起什麼,就只是“知”、就只是“見”。而對於所知所見的一切,完全不思維、不分析,也不干涉,完全隨順——無論生起什麼,均無任何期待心,這個過程僅僅只是二、三個心識剎那,結束之後,心就在“那一點”放下“覺知所緣”與“開發智慧”, 逆流而上回返來覓心(本身)。

逆流而上的回返,稱之為“種姓智”,是更換種姓的階段,即心脫離“凡夫”(種姓),但尚未抵達“聖者”(種姓)。隨即生起一個心識剎那的聖道,每次只是一個心識剎那。

在聖道生起時,聖道的八個組成部分會齊聚在同一點,圓滿且平衡。它們是自行生起的。

記住,沒有誰可以讓道與果生起。當戒、定、慧圓滿時,道與果將自行生起。佛陀是如此開示的。

所以我們無須掙扎著說:該怎麼做呢?不管多麼渴求想要讓聖道生起,它都不會生起。但是如果頻繁地有覺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去照見身心的實相,並且在維繫生計的方方面面也做得很正確,那麼聖道會自行生起,聖果也會緊隨而至。

聖道生起的瞬間,立即就滅去,而後聖果緊隨而至,心會接觸到“空”。這種空是“大空(摩訶空)”,是涅槃之空,心地光明,擁有光明、空與喜悅。涅槃是最極致的快樂——心抵達了空、光明,以及喜悅。

涅槃並不是心,而是另一類究竟法(注:“究竟法”總共有四種,即色、心、心所與涅槃)。心是生滅的境界,而涅槃是不生不滅的。感知涅槃的心(或說阿羅漢的心)是與涅槃融為一體的。

當阿羅漢思及涅槃時,無須送心進入涅槃,只是想到,就已經到了,因為涅槃已經與心在一起了。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