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修習四念處——從起步階段直達苦的終結!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17年8月13日A|

修行從體證初果、二果、三果直到四果阿羅漢,全都源於探究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探究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佛陀稱之為“修習四念處”或“毗缽舍那的修行”。

精確的詞是“毗缽舍那的修行”,“毗缽舍那”由“毗”和“缽舍那”組成,“毗”的意思是“清楚”,“缽舍那”是指“看見”,“毗缽舍那”的意思是“清楚地看見”,即看到身和心的實相而已。至於有覺性地不斷覺知身與覺知心,則稱之為“四念處”。

佛陀開示道:四念處——以覺性緊隨著如其本來的覺知身與心,這是離苦與解脫的唯一路。因此,要想成為阿羅漢,就一定要修習四念處,要想證悟初果,也必須修習四念處。

四念處,就是以覺性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在起步階段,是覺知到身與心的存在,比如生氣生起了,就知道“生氣生起了”。在修習四念處的這個階段是為了讓“覺性”生起,因此要不斷地緊隨著覺知身和心,以便覺性能夠生起。一旦生氣生起了,覺性就自動生起;一旦貪生起了,覺性也自動生起;一旦迷失生起了,覺性還是自動生起。

修習四念處,即是不斷地緊隨著去覺知身與心的實相。在初步階段是訓練讓覺性生起——有什麼發生在身,要覺知。呼氣,覺知自己;吸氣,覺知自己;行、住、坐、臥,覺知自己;左轉、右轉、動、停,也要覺知自己。而不是身體在活動,心卻一直走神。或是當身體之中生起快樂與痛苦,要覺知它;心中生起苦、樂以及不苦不樂時,要覺知它。心中生起善,要覺知;心中生起貪、嗔、痴,也要覺知。無論生起什麼,我們能夠覺知到,這稱之為“有覺性”。

在修習四念處的更高階段,則不是只停在“有覺性了”而已,同時還要生起智慧去洞見實相:比如,呼氣的身體、吸氣的身體,不是我;在身體生起的苦、樂感受,不是我,我們無法指揮它;在心中生起的苦、樂、不苦不樂,也不是我,我們也無法掌控它;善與不善不是我,因為我們無法指揮它們;我們也同樣掌控不了心——想要讓它只是去觀照,很快就發現做不到了。

試著看看佛像,只能單純地看,禁止去思維。觀察到了嗎?你指揮不了自己的心。噢,夠了。讓大家去看,是為了觀察我們是否能夠指揮心只單純看佛像而不思維?它依然會偷偷跑去想的,不會聽從我們的命令。就是這樣不斷地觀察自己。

心會生起在眼、耳、鼻、舌、身,或是心要去想,我們無法指揮它,也禁止不了它。心是心自己,心不是“我”。如果什麼時候看到身不是“我”;苦、樂不是“我”;好、壞不是“我”;作為感知者和覺知者的心,也不是“我”,就會成為初果須陀洹。

初果須陀洹洞見到——“我”不存在——的實相;如果探究身與心的實相,智慧提升至趨於圓滿,洞見到“我”不存在,稱之為“初級智慧”。中級智慧則是洞見到實相——實際上,這個不是“我”的身體,它本身即是苦,自此,我們將不再執著於身,而成為三果阿那含。最高的智慧則將是洞見到:心本身即是苦。

如果了悟到“心就是苦”,就不會再執著於心,僅只是不執著於心,就再不會執著於世間的任何事物。因為心正是我們最為執取、最誤認為是“我”的事物。

心不是我,而且心本身即是苦。一旦如是照見,就會成為阿羅漢,心會放下,不再執著於世間任何一樣事物。

因此,修行呀,從起步階段直達苦的終結,其間都無法離開“如實的觀身與觀心”。所以,從現在就要努力且頻繁地覺知身與心。

別想太多,不用去想這個身體是如何的、心是什麼樣子的。慢慢地感覺與體會身體的實相;慢慢地感覺與體會心的實相。如其本來面目地感覺下去,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心會最終明白實相。

一旦徹見實相,就不再執著,一旦不再執著,心就會放下,並且解脫成為聖者。所以佛陀開示道:因為看見實相,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才鬆開執著;因為鬆開執著,才會解脫;因為解脫了,才知道已經解脫了。

再不會有苦在心中生起,苦僅存在於身。身體依然屬於果報,是舊業導致我們得到身體,有身體就要繼續承受身苦;但是心已經訓練完畢,徹底離苦了。因此,阿羅漢只有身苦,再沒有心苦。而凡夫,或初果、二果、三果的聖者,既有身苦也有心苦,身與心的苦依然存在;一旦成為阿羅漢,就只剩下身體方面的苦,而心再也沒有苦。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