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想要”的洞察次第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17年8月13日A|
一
要不斷地觀察與體會自心,進而生起智慧,屆時我們就會明白,每一次有“想要”,每一次都有苦;接下來進一步去觀察,讓智慧越發增長。比如:世人缺乏智慧,認為只是“想要”並不會苦,“想要”而未如願才有苦。而我們看到,有了‘想要’,心就掙扎,就已經苦了。隨著深入修行,越來越多的看到實相——僅只是“想要”,不管是否如願,就已經苦了;繼續修行下去則發現不管有沒有“想要”,身與心本身就是苦。
無論有“想要”還是沒有“想要”,身與心本身就是苦——這是高階的法。如果照見到這個程度,就已經接近證悟阿羅漢。
一旦看到身是苦,心會放下身,不再執著身體,我們就不會因老、病、死而苦,因為老、病、死是屬於身體的事。這是屬於三果阿那含聖者的境界——不再執著於身。如果不再執著於心,由於已經徹見心本身是苦,所以不再執著了,那是屬於阿羅漢的境界,苦的終點便在此處。
因此,對於“想要”的洞察是有次第的——一般人“想要”卻不自知‘想要’。沒有如願以償就覺得苦;而我們有了“想要”,知道有“想要”,並且發現每一次有“想要”,苦就會生起。接下來深入修行就照見——有身就已經有苦;有心也已經有苦。無論有沒有“想要”,苦已經存在於身、存在於心。洞悉到這個程度,就再不執著於身,也再不執著於心。
照見身與心的實相——它們本身即是苦,稱之為“無明已被徹底摧毀”!無明就是不知道事實,不知道實相,不知道真理。實相就是——身心本身即是苦。因為不知道實相,心會不時地生起“想要”。一旦有了覺性,及時知道“想要”,“想要”就會滅去。但由於我們的無知,“無明”依然存在,因為尚未徹底明白身心的實相,很快地,“想要”又再次生起。一旦再次知道它,“想要”又再次滅去,但過了一會兒,“想要”又會生起。
所以,要想永遠離苦,就一定要清除“不知道身與心的實相”的無明。如果明白了身與心的實相——身心本身即是苦,那麼“想要”就再不會生起。因此,若有了“明”,就是消除了“無明”,徹底消除了對於“四聖諦”的無知,慾望或“想要”就再不會生起。
一旦沒有慾望,心苦自此一掃而空。心苦再不會生起。所以,修行的最高目標就是徹見到身與心本身即是真正的苦。
在起步階段,要不斷地覺知身與覺知心,起先我們會覺得身體是“我”,是“我的”;心是“我”,是“我的”。在訓練的初階就是這種感覺。感覺到了嗎?這是我的身體;這個心——感覺也是我。一會兒我苦,一會兒我樂等等。一旦頻繁修行,事實就漸次地清楚呈現:身與心都不是“我”,而是世間的資產。當洞見到“身與心均非我”的實相,這是屬於初果須陀洹聖者的境界。
初果須陀洹聖者已經徹見身心不是“我”。然後,繼續不斷地探究身與心到某一點,待到智慧逐漸圓滿,即會照見“身體本身就是苦”的實相。身體除了不是“我”之外,它本身還是苦。這個身體始終被苦逼迫著——呼氣苦,吸氣也苦,行、住、坐、臥全都是苦——坐著苦,坐久了會酸,一定要動來動去。身體有的只是被苦一直逼迫著。一旦如是照見,心對身就不再執著。一旦不執取身體,就能夠放下身體,就可以證悟三果阿那含。
三果聖者不再執著於眼、耳、鼻、舌、身,也不再執著於色、聲、香、味、觸,因為這些是透過眼、耳、鼻、舌、身去感知的。於是心不會滿意於色、身、香、味、觸,也不會不滿意於色、身、香、味、觸。欲界的貪與嗔再不會生起。三果聖者徹底擺脫了欲界的貪與嗔——心再不眷戀於色、聲、香、味、觸,也不會對色、身、香、味、觸有任何抗拒,這是源於智慧徹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
繼續修行下去,就會徹見心本身即是苦,就會放下心。一旦放下了心,就再沒有什麼可執著的,苦的終點在此——成為阿羅漢。
因此,修行從體證初果、二果、三果直到四果阿羅漢,全都源於探究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探究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佛陀稱之為“修習四念處”或“毗缽舍那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