飢餓的心會苦!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17年8月13日A|
一
當我們洞悉到身的實相與心的實相,接下來,心契入真正的寂靜與祥和,這是源於洞見到身與心的實相而獲得的寧靜,這種寧靜就是涅槃。
涅槃的特性是寂靜。涅槃擁有寧靜的特性——寧靜於煩惱習氣;何時心無煩惱習氣,何時就會照見涅槃。涅槃寧靜於掙扎與造作,何時心擺脫了掙扎與造作,何時就會看見涅槃。涅槃寧靜於一切掙扎、寧靜於煩惱習氣、寧靜於苦。從此,再也沒有苦在心中生起,因為心苦是源於“想要”。
觀察看看這是“真的”或“不是真的”?當“想要”生起時,苦即刻緊隨而至。世間不修行的人會覺得——有“想要”的時候還不苦,沒有如願以償才會苦;如願以償了就會快樂。他們只能認知到這種程度。然而不停的修行則會發現,何時有了“想要”,何時就立即有苦。
比如只是想要中獎、中彩票——中國有嗎?同樣也有,是嗎?泰國的彩票是師承於中國。中國人是泰國彩票的發行人,泰國人跟著就玩起來。比如想中彩票,心就已經坐立不安——不停地查找絕殺號碼,這裡求仙拜神,那裡求爺爺告奶奶,或者去刮樹。泰國人喜歡刮樹皮,用手指刮、刮、刮,在上面塗上麵粉,再看會出現什麼數字。這不是教中國人以這種方式去找彩票號,而是想說:何時想中彩票,何時就已經開始苦了。如果中了頭彩,發財得了幾千萬,又是另一種形式的苦——赫然發現自己的親戚多如牛毛。原先沒什麼親戚,一旦中彩票有了很多錢,親戚驟然猛增,每個人都來問你拿錢,你怕他們,於是又沒有了快樂;也有人害怕劫匪綁架自己孩子來敲詐勒索,根本無法感到快樂。
因此,“想要”生起的一剎那,苦就接踵而至——無論是否如願以償,都會苦;即使如願以償,也照樣苦。
有一次,隆波去頂禮隆布信長老,碰到一位女眾將一堆香燭運到山頂,還有很多工人幫忙抬,聲勢浩大。隆波覺得她樂善好施,拿那麼多香燭來供養長老,結果她是帶香燭來請長老開光的。
她說:“每天早上要在店門口點香燭,這樣顧客會很多。請求長老幫忙開光加持!讓我可以發財!發大財!大大地發財!”
於是長老提醒她:“太富了會苦的,強盜也會來。”
“噢,不要!不要!請進一步加持,同時兼備防盜功能。”
有用香燭防盜的先例嗎?哪裡的強盜會怕香燭呢?強盜又不是蒼蠅。
心有貪欲,就會不停地徘徊在飢餓中。一開始是飢餓於想發財;一旦被提醒發財了也許壞人會來,又繼續飢餓於——讓壞人別來。不斷地乞求這個、那個,這並不是佛教徒。這樣的心已被貪欲——想要——給控制了,飢餓不已。
飢餓的心,是痛苦的心;而有“想要”的心,就是飢餓的心。想要看色,是飢餓於色;想要聽聲音,是飢餓於聲音;想聞到氣味、品嚐味道、想得到身體的觸、想得到心方面的讓心有快樂的所緣,這樣的心始終處於飢餓之中。心一旦飢餓,就會掙扎,這樣的心毫無快樂可言。無論是否如願以償,只是有“想要”,就已經苦了。
我們就這樣不斷地探究實相,實相便層層浮出水面。越多了解實相,就越多地離苦,我們也越來越接近問題的源頭——是“想要”讓我們有苦。
因此,我們要不斷、不斷地觀察自己。修行就是探究自己,觀察與體會自己——不斷地探究身的實相、心的實相。不用問別人,並不是見了隆波就非問不可,否則彷彿虧本似的。唉,這樣想已經虧本了——心有貪欲,想要問卻沒看到“想要”。我們沒看到煩惱習氣,沒看到“想要”已經生起, 想要和隆波互動,想要詢問隆波。還有人想要成為隆波的貼身弟子,到處宣稱自己是隆波的關門弟子。那全是撒謊!親近什麼?大家都只是早上看到隆波,之後隆波就回寮房了。沒有誰能進入隆波的寮房,只有一個人,也就是阿姜宋猜尊者,他會去做做衛生之類的,其他人從未進去過。因此,沒有誰是特殊的、和隆波特別親近,沒有。有人很飢餓,想成為很特別、很特殊的人,如果沒有成為,就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