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如何實修觀四念處?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法談摘錄|泰國解脫園寺|2017年7月8日|

什麼東西在缺失覺性?此刻有覺知嗎?感覺到了嗎?大家的心開始有了力量,有沒有感覺到?感到心有力量了嗎?嗯……聽到純粹的法,心就會有力量。

不知道攝像機能否拍下這種能量?它只能拍攝流動的色,而無法拍攝能量,人類必須重新思考如何才能拍攝到能量。

比如當下,大家的心是神清氣爽、有力量的,感到神清氣爽而有力量時,別白白浪費掉,藉機發展覺性——看著身體在呼吸。

看到了嗎?身體在呼吸——呼氣、吸氣,看著身體不斷地呼吸,心僅僅是觀者。心有了力量,就能夠安住成為觀者;心若沒有力量,便無法安住成為觀者。

現在,心有力量成為了觀者,看見身體在呼吸,不是“我”,而是物質,是被心觀察的對象。

感覺到了嗎?呼吸的身體不是“我”,能感覺到嗎?

試著體會,它們始終有苦樂生起——身體有苦樂,心也有苦樂。

建議大家去觀心的苦樂會更容易,因為心的苦樂不會四處埋伏,而身體的苦樂遍布全身,一會這裡、一會那裡,心會跟著到處遊走,很難觀照到。

但在觀心的感受時,心的感受只存在於一處,不需要到處找。覺知自己,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快樂知道,痛苦也知道,簡簡單單地觀照,無須到處流竄。

如果我們看見在心裡盤旋變化的苦樂,或是不苦不樂的捨受,這是修習受念處;而後慢慢觀察到:快樂時,我們滿意,比如心有了力量,我們感到滿意,要去知道滿意生起,這是在修習心念處;之後看見色法不是“我”,苦樂的感覺不是“我”,造作好壞(滿意與不滿意)的也不是“我”,如此漸漸觀照,就提升至法念處,看見了境界的實相。要去慢慢觀察、慢慢感知與體會。

如果持之以恆地用功,道與果根本無處藏身。正如佛陀開示道:只要我們仍在修習四念處,體證道、果、涅槃的機會就仍然存在;否則絕無可能。

因此,要有覺性去覺知身,有覺性去覺知心。

隆波從七歲開始,每天訓練安般念——呼吸以後有覺性,最初階段(氣息)變成光明,然後跟著光明去遊玩,浪費過一段時間,後來將心導正,有覺性去感知呼吸,心不再外送。等遇見大德隆布信長老的時候,長老稱隆波為“知者”,長老不知道隆波的名字,所以取名為“知者”。長老指導隆波說:知者,要這樣做,不要那麼做。因為隆波的心是知者。

觀察到了嗎?此刻禪堂大多數人的心都已走偏成為緊盯者而不是知者了。必須成為知者!這樣(演示)——不是知者,而是緊盯者。至於這樣(演示)——不是知者,而是迷失者。

因此要覺知,不斷地覺知自己,持續地覺知下去。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