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如何勤修安般念提升覺性?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時候,可以觀呼吸。既然我們已經在呼吸了,就不要平白無故地浪費掉。

“觀呼吸”的禪法即有覺性地感知呼吸——這是適用於任何秉性與根器者的一種中性禪法。如果正確地修習安般念,它就會切換為安般念禪定。

佛陀曾經教導說:行者應該多去修習安般念禪定,勤於修習安般念禪定,就會圓滿四念處;勤於修習四念處的行者,可以圓滿七覺支;當行者勤於修習七覺支,就會圓滿“明”與“解脫”。

我們並不曉得七覺支何時會圓滿,我們的職責就只是需要不斷地去提升覺性,並且要去大量地實踐。間隔很久才去提升一次覺性,是無法進步的。

我們是在家居士,只有一點點零碎的時間,無法像僧人那樣整日有時間修行。僧人的身份設置是最利於修行的,他們在天亮前就起身禮佛、念經、修習禪定以及經行,時間一到便外出托缽。

托缽並不意味著不修行,而是每走一步,覺知;每向前一步,覺知自己,覺知身體。如果修習安般念,那麼往前邁步則就是在觀呼吸——呼氣、吸氣,我們一整天本來都在呼吸。

僧人們到吃飯的時候,某些日子或空缽而歸,沒有食物,空空如也;某些日子或食物不合自己的口味,或雖有食物,但不如期待中的那般美味,心便沒有快樂。如果在發展覺性,這時就會看見心“沒有快樂”,而得到喜歡的食物時,心很高興、很快樂,於是又看見“心有快樂”。

僧人真正的生活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利於修行。他們無須操心工作與賺錢的事務。但居士的人生幾乎都耗在工作與賺錢上,尤其是那些心裡“永遠填不飽”的人,不管怎麼有錢他們都嫌少,這類人根本沒有時間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質。

如果我們需要上班工作,那麼就去工作,哪個時段空閒了一兩分鐘,就全部加以利用,哪怕什麼都做不了,也可以帶著覺性去呼吸——以安住的心,看著身體在呼吸。

觀呼吸時是以安住的心,去觀看身體在呼吸,而不是緊盯著呼吸。這兩者是完全不同的。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