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四念處與七覺支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修習四念處的時候是帶著覺性的,即具備了念覺支。念覺支是指四念處的覺性,而非普通的“覺性”。那種讓自己走路時不掉進下水道的“覺性”,不能稱為在修習念覺支。

修習四念處就是——持續不斷地看見名色(身心)的變化,不斷洞悉它們的實相——無常、苦、無我,這稱為“擇法覺支”。

我們不斷地照見三法印,這是修習擇法覺支。持續地修習擇法覺支,何時有空,何時就去練習,這種持之以恆的修習稱為“精進覺支”。何時有覺性,何時就在精進;何時缺乏覺性,何時也缺乏精進。精進覺支並不是指努力工作與賺錢,而是指精勤地修習四念處。

隨著不斷修習毗缽舍那,心將會生起喜悅,那是法喜,它不是來自禪定而是源於在法上有進步後生起的喜悅。比如我們開始修行,有時候會生起智慧——生起對法的某些體悟時,會感到心花怒放。

誰曾經有過這種體驗?那一刻雖未入定,但卻生起一種瞬間的領悟,在領悟的那個瞬間,心花怒放,喜悅起來,這是“喜覺支”。

對此,我們也要有覺性進一步地去及時知道,於是喜悅會漸漸平復,繼而生起輕安、寧靜,然後,心將會擁有禪定。

此處所說的禪定,是源於心將智慧開發至極點的禪定。當智慧開發至極點時,心是具備禪定的,而後,心便契入中舍——那是基於智慧的中舍,不是普通狀態的中舍。

事實上,
開始是要有覺性,
一旦抵達擇法覺支,
接下來就全是智慧了——
精進覺支是精勤於開發智慧,
最後心契入中舍——
此處是關鍵。

倘若修行以後,
心並未生起智慧而來到中舍,
那根本無法生起道與果。

舉例而言:比方說,我們在觀呼吸,心有快樂,我們知道;觀呼吸以後,快樂消失了,也知道;觀呼吸以後,心有痛苦,我們知道;觀呼吸後,痛苦消失了,我們還是知道,就是這樣訓練。

反復觀照到苦與樂生起而後滅去,一而再,再而三地觀看,直至最終頓悟到苦與樂是完全平等的,苦樂是平等而無分別的現象,好與壞也是平等的,因為同樣即生即滅,在三法印面前都是平等的。

以三法印角度而言的平等,與世俗道德的平等不同。從世俗道德的範疇來看,好與壞不可能是平等的,然而在修習毗缽舍那的階段,站在三法印的角度來講,它們卻是平等的——因為它們同樣即生即滅,不受掌控。

一旦心照見“苦樂都是平等的”這一事實後,即使再有快樂生起,心也不會得意忘形;即使有痛苦產生,心也不會迷失而傷心。心只會契入中立,歸於中舍,沒有滿意或不滿意,這非常重要!

心一旦契入了中立,就再也不會去構建新的“有”(十二因緣的“有”)。如果未能保持中立——心就會生起滿意與不滿意,進而產生一股驅動力,驅動著心去繼續工作,讓心構建“有”。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