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好也行,不好也可以

原創 法音聽錄組

法音錄  2019-09-11

我們並不是去希望心好或者不好,

我們給自己樹立的目標是: 要了解事實。

心好也行, 好了也知道。

不好也可以, 它不好, 我們也要知道。我們並沒有希望它好還是不好,

我們只有一個目標, 就是要去知道它。

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課程

阿姜給尊者  | 2 0 1 9 年3 月1 1 日

在座的各位,⼤家好!

我們修⾏看起來好像是為了能夠獲得⽣命中那些非常美好的事物,這往往是修⾏⼈們的⼀份期待。  但事實上,無論是碰到好的事物還是不好的情況,我們都要準備好。

在我們的⽣命中,有很多東⻄我們只有準備好了才會遇⾒,有些事情,就算我們沒有準備好,也必  然要遭遇。有哪些事情是就算我們沒有準備好,也必然會遭遇的,知道嗎?(學員回答:老)哦,  不錯!

老,就算你沒有準備好也會老,你準備好了也會老。⽣病,你準備好了會⽣病,你沒準備好也會⽣  病。死,你準備好了會死,你沒有準備好也會死。

那為什麼要作準備呢?因為如果已經有了這樣的⼼理準備,⼀旦真的遇到這樣的狀況,⼼就很容易  接受。因為它明⽩這些是⽣命必然會遭遇的事情,然後就能夠和老在⼀起,卻沒有苦;可以跟有病  的⾝體在⼀起,但是⼼卻沒有苦。

⼀個⼈要想真的能夠在⾝體⽣病的時候⼼裡沒有苦,只有在他證悟到三果阿那含的時候才可以做到100分。因為⼀位三果的聖者對⾊⾝再也沒有任何滿意、擔⼼或依依不捨。因為他已經訓練⾃⼰徹

⾒到⾊⾝的實相:這個⾝體有的只是苦。⼀旦看到⾝體⽣病了,就知道那是再⾃然不過的事。

但有⼀些⼈雖然不是三果聖者,他的⼼能夠很情願地接受,能夠做到這個程度的⼈也存在。有⼀些⼈剛剛得了癌症的時候⼼裡痛苦不堪, 但是有⼈提醒他之後, 他就能夠接納和⾂服, 這樣的⼈也有。

因為這些是我們⽣命中必然會遭遇的事情,也就是必然會老、病、死。那些沒有準備好的⼈也必然  會遭遇,⽽且⼀旦這些事情真的發⽣,他們就會痛苦不堪。

在泰國,很多⼈說到“死亡”這個詞的時候,對⽅都會說:“唉!別說,別說!這不吉利。”中國會這  樣嗎?(學員回答)哦,那⼤家是半⽄八兩。

但事實上,在佛教裡,佛陀教導我們要常常想到死亡,並沒有把死亡看成不好的、不吉祥的事,並  沒有那麼去看待死亡。⽽是說這是每⼀個⼈最後必然會遭遇的⼀個⽣命的實相和事實,  當想到死亡、憶念死亡的時候,我們就不敢疏忽⼤意。

但是如果你想到死亡之後非常恐懼、擔⼼、忐忑不安,這就並不是佛教憶念死亡的⽅法。絕⼤部分

⼈想到死亡的時候都會⼀蹶不振,但是真正的佛教徒想到死亡的時候是鬥志昂揚的。

因此,包括碰到那些不好的事情的時候,如果修⾏,我們都會從那些不好的事物裡獲益。就算我們  會碰到那些⽣命中所謂的不好的事情,但它們是⽣命中的⼀些事實,當我們碰到那些事情的時候,  如果我們慢慢去經歷,它反⽽會促使我們最後可以證得道與果。

⼤概明⽩嗎?有時候師⽗⾃⼰在說,⾃⼰都有點頭暈。意思就是說,我們別寄希望⽣命中碰到的都  只是那些好的事物、那些我們喜歡的事物,別期待修⾏以後,我們碰到的全都是好的事物。真正好  的事情是,⼼願意接受事實:在我們的⽣命中出現了不好的事情。

但是,修⾏⼈往往會陷入想要追求那些好的事物的陷阱。修⾏了之後,希望⼼寧靜,想要它⼀動不  動的,想看到那些很好的東⻄。如果有了神通或某些禪相,就⼿舞⾜蹈。⼀旦瞄了某種東⻄⼀眼,  就非常⾼興。⾼興了之後不知道⾼興,這同樣不好⽤。

如果我們給⾃⼰樹立了⼀個⽬標:⼀定要遇到那些好的事物,最後我們往往會失望。比如我們期望  修⾏了之後必須寧靜,但如果修⾏了之後不寧靜,我們就會失望。失望了之後會怎麼樣?我們的⼼  就會苦。

比如我們正在觀呼吸,⼀旦⼼離開呼吸,跑到別的地⽅去了,我們就會以⼀顆不滿的⼼在知道⼼跑  去⾛神了。⽽且這樣還不夠,在看到⼼⾛神的時候除了不滿意之外,我們還會把⾛神的⼼立⾺拉回 來。

這已經錯了好幾層了。第⼀層錯在⾃⼰已經有了⼀個⽬標:⼼必須寧靜,不可以離開所緣。⼀旦它⾛神了,知道剛才⾛神了,然後不喜歡那個⾛神的狀態,這是另外⼀層錯誤。不喜歡之後,還把它  拉回來,這⼜錯了。這裡已經錯了三層了。把⼼拉回來之後,因為害怕它跑,所以就把它壓得⼀動  不動的。這整個過程全是錯的。他錯誤的起點就是期待⼼必須好。

我們還希望什麼好?希望它不好,可以嗎?

我們並不是去希望它好或不好,我們給⾃⼰樹立的⽬標是:要了解事實。⼼好也⾏,好了要知道;  它不好也可以,它不好,我們也要知道。我們並沒有希望它好或不好,我們只有⼀個⽬標,就是要  去知道它。這裡⾯的“知道”的意思就是要如其本來⾯⽬地去知道。因此,每⼀次,無論它好還是不  好,都會讓我們獲得⼀些知識和進步。

有⼀些⼈希望⼼很好,⼀旦好了之後,他就很容易⼿舞⾜蹈,然後得意忘形,那同樣也不可以。⼀  旦碰到不好的境界,就⾺上跳進去對治,這同樣也不可以。

因此,我們真正在修⾏的時候,⼀定先要有這樣⼀個觀念:我們要的只是知道,⽽不是說只是希望  它好。好,會讓我們有機會學習;不好,也可以讓我們有機會學習。

佛陀開⽰的法是有層次區別的,是逐步遞進的,它的主題稱為“如實觀”。因為是如實觀,如其本來⾯⽬地去看到那些事實,它們就會演⽰實相給我們看:⽣了就滅,⽣了就滅。

為什麼它會滅掉?因為我們看到的往往都是不好的事物。比如,看到旁邊的翻譯,⼼裡不喜歡,⽣  起了嗔⼼。假設這個拳頭是看到翻譯的那顆⼼,看到翻譯的時候,⼼裡⽣起了嗔⼼,但這顆⼼並不 是恆常不變的、滿世界到處跑動, ⽽是⼀顆⼼⽣起, 覺知所緣之後就滅掉, 然後⼜⽣起⼀顆新的⼼。⼼⼀直處在⽣滅的狀態。

⼼看到翻譯,不喜歡,那⼀念⼼是有嗔⼼的。然後這顆有嗔⼼的⼼就會滅去,之後就會⽣起新的⼀  念⼼,然後看到剛才滅去的那顆⼼。新的這顆⼼如果依然還在看翻譯,它就會再⼀次⽣氣。但如果  是修⾏⼈,他就會看到剛才的那顆⼼是有嗔⼼的,他會回過頭來看⾃⼰的前⼀念⼼。如果當下這⼀  念⼼看到前⼀念⼼有嗔⼼,就只是看⾒,這稱為有覺性,那個時候稱為有正確地看⾒。

看到翻譯的那顆⼼屬於不善⼼,為什麼?因為裡⾯有嗔⼼。但它還是會滅去。新⽣起的⼀顆⼼看到  前⼀念⼼是有嗔⼼的,這顆新的⼼是有覺性的,屬於善⼼,為什麼它是善⼼?因為它是有覺性的。  它也會滅去。

如果這顆⼼就只是看到前⼀念⼼是有嗔⼼的,⽽且什麼都沒有做,這顆⼼就是善⼼,⽽且前⼀念有  嗔的不善⼼已經滅去了,當下這⼀念⼼已經是善⼼了。這稱為“如實觀”。如實觀的意思就是:就只  是看到前⼀念⼼是有嗔的。

假設另外⼀種情況:前⼀念⼼看到翻譯,⽣起了嗔⼼,然後滅去了。新的⼀念⼼⽣起之後看到前⼀ 念⼼有嗔⼼,不喜歡。這時候新的⼀念⼼是有嗔的,它⼜變成了不善⼼。

發懵嗎?能明⽩嗎?

如果我們做到就只是知道那個境界和狀態,在我們知道的那⼀剎那,⼼屬於善⼼。對翻譯⽣氣的那  顆⼼已經滅去了,已經成為過去了。那顆有覺性的⼼並不需要對前⼀念有嗔的⼼做什麼,因為前⼀  念⼼已經過去了,已經滅去了,當下這顆⼼已經有覺性在呵護了。根本沒有任何必要對前⼀念對翻  譯⽣氣的⼼再去做任何什麼。當下這⼀念有覺性的⼼執⾏就只是去覺知的職責。

如果想著要去對治前⼀念⼼,要對前⼀念⽣氣的⼼做些什麼,其實當下這⼀顆⼼已經變成了不善⼼

——對前⼀念⼼已經開始不滿了,⽣起了嗔⼼。明⽩嗎?

我們往往容易⾛入⼀個誤區, 就是⼀旦看到前⼀念⼼不好, ⾸先會有不滿, ⽽且還會想辦法去對治。但事實上,已經做不了什麼了,因為它已經滅去了,已經過去了。

過去的是不可能補救的,就好比扇了翻譯⼀⽿光,然後說:“我什麼都沒做,對不起。”你什麼也做  不了,已經打了。你能做的就是知道你剛才做得不對,然後向他道歉。這是指如果你對周圍的⼈做 了不好的事,你需要向他道歉。但是在我們⼼裡⽣起的煩惱習氣,我們就只是去知道就可以了。

剛才師⽗說了⼀段巴利文,其實它的意思就是如實觀。如果我們做到瞭如實觀,我們就會看到前⼀  念⼼有嗔⼼,⽽且它已經滅去了。

假設看到了陳益(化名)之後⼜⽣氣了,然後它⼜滅去了。假設看到了吳倩(化名),因為他是嗔⼼型的⼈,⼀看到吳倩,⽣氣⼜⽣起了,他有覺性及時地知道,那個嗔⼼同樣滅去了。

有覺性常常去做到如實觀, 最後就會看到那個事實呈現實相: 無論什麼東⻄發⽣, 它都會⽣了就滅,⽣了就滅。

當我們看那些不好的東⻄越來越嫻熟之後,我們最後就會看到那些所謂好的事物或者現象,它們同  樣也是⽣滅的。

苦也是臨時的,樂也是臨時的,煩惱習氣的⽣起也是臨時的,精進也是臨時的。事實上,很久很久  才會精進⼀次,但是它⽣起的時間也是極其短暫的。慈悲雖然很好,但它也只是臨時地⽣起。

因為我們常常有覺性去如實觀,被我們看到的那些事實最後都會演⽰實相給我們看,也就是它們⽣  了之後全都會滅。

最後, 當看得越來越多, 就會⽣起厭離⼼, 因為知道它們全都是臨時的。看到了事實—— 根本不值得我們去把它們執著抓取為我、我的,所以就會契入⼀個流程:因為看到了事實,所以才會⽣起  厭離。

但是這裡的厭離並不是喜歡這個⼈,討厭那個⼈,這裡的厭離是指:對所有的⼀切都已經徹底⽣起  了厭離⼼,再也不想有任何抓取了。這裡的厭離是善⼼,屬於善法。

因為看到了事實,所以才會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才會放下以前的執著抓取。之所以放下,是因為  看到它們本⾝就不是什麼好的寶⾙。之所以說它們不是什麼好的寶⾙,是因為它們全都是臨時的。  什麼東⻄都無法緊抓, 因為它們全都⽣了就滅, ⽣了就滅, 什麼也抓不住。所以就會⽣起⼀個流程:因為看到事實,所以厭離;因為厭離,所以會放下;因為放下,所以會解脫;當解脫了之後,  就會知道⾃⼰解脫了。因此,要想真正解脫⾃在,起步的時候⼀定要能夠如其本來⾯⽬地去照⾒實  相。好也⾏,不好也⾏,只求可以知道。

我們看來看去,不好的往往更多,對嗎?有沒有誰看到好的比不好的更多?看到⾃⼰很好,那是最  令⼈擔憂的,那⼀定是誤解某些東⻄了。如果真的做到如實觀,我們先看到的往往是那些不好的東

⻄。

在關於四念處的開⽰裡,佛陀先開⽰的是那些不好的事物。他⼀開始就講到:⼼有貪,要知道⼼有  貪;⼀旦知道之後,貪滅掉了,同時也要知道。它們成為了第⼀對。貪⼼⽣起了和貪⼼滅去了,它  們變成了⼀對:有貪和無貪。

第⼆對是⼼有嗔,要知道⼼有嗔;⼀旦知道之後,嗔滅去了,同時也要去知道。第三對是⼼有痴, 迷迷糊糊的,⼀直處在⾛神、迷失的狀態,要知道;⼀旦知道之後,它滅去了,同時也要知道。

你們看,貪嗔癡全都是不好的東⻄,但每⼀次有知道,每⼀次它們都變成好的東⻄了。重點在於要  知道,什麼境界都⾏,只要當下那⼀刻⽣起的是事實。

事實上,開始修⾏的時候,我們看到的往往是那些不好的東⻄。看到這三對之後,第四對就是散亂  和萎靡不振。

散亂就是當它去想別的東⻄的時候,越想越有味道,然後就不停地往下編故事。有沒有誰從來沒有  散亂過?散亂就是想了之後覺得特別有味道,拉都拉不回來的那種狀態。有的⼈⼀個⼈想還不夠,  還拉著別⼈⼀起來散亂,不停地跟別⼈說話、閒聊。

散亂和萎靡不振,它們往往是⼀對。萎靡不振也是因為想得太多了,⽽不是不想,是想得太多,已  經沒有⼒氣再想了。

特別散亂的⼈幾乎在這個教室⾥呆不住,很快就要起⾝到外⾯去⾛了。但是萎靡不振的⼈最後就躲  到⾓落裡,動彈不了。他躲到⾓落裡並沒有不想,他依然在想。如果沒有⼈去勸他離開那個⾓落,  也許他⼀不⼩⼼就⾃殺了。萎靡不振往往就是這樣的,現在這個時代稱之為抑鬱症。

這⼀類⼈,⼀定要勸他出來做點什麼,讓他換⼀下想的內容,換⼀下環境,換⼀下氛圍,換⼀下⼼  情。因為如果放任他⼀個⼈去想,他就會⼀直不停地想同樣的內容:她為什麼拋棄了我?我有什麼  錯啊?他就不停地在那裡繞圈⼦。誰曾經這麼做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你遞給他⼀個冰淇淋,  他的⼼情就會有所改變。

師⽗今天跟⼤家講的,⼤家能夠抓住⼀些要領嗎?想給⼤家總結⼀下,結果總結不出來了。

總⽽⾔之,我們⼀定要有這樣⼀個觀念:什麼都⾏,只需要我們可以知道。好也⾏,不好也⾏,但  是絕⼤部分往往是不好的。願意接受那些呈現的事實,以⼀個學⽣的眼光去看待⽣起的⼀切,那你  就永遠都會得分。但如果你什麼時候想著要去對治,那你就根本不可能得分,⽽且⽩⽩受累,沒有 任何收穫,對嗎?

剛才那顆⽣氣的⼼已經滅去了,已經過去了,你想對它做什麼都做不了,⽽且只是⽩忙活⼀場,最  後也沒有任何改觀。但是絕⼤部分⼈都喜歡這麼幹,因為他們的期望已經錯了,想著說⾃⼰只能遇  到那些好的狀態。因此,我們要把⾃⼰的觀念重新做⼀些調整:好也⾏,不好也可以,只需要做到

的就是可以去知道。在說好也⾏,不好也⾏的時候,後⾯還要打⼀個括號註明:絕⼤部分時候往往 都是不好的。

聲明

本篇文章轉錄自微信公眾號“ 禪窗” 法布施的音視頻。為便於閱讀且符合書面表達, 我們對其進行了後期編輯校對, 內容未經課程老師及譯者審校, 準確性未得到確認, 若存在任何錯誤或偏差, 完全歸責於整理者, 望讀者知悉與明辨, 並請不吝指正。 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 轉載請註明出處。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