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姜納
寧靜的狀態生起,知道「寧靜的心生起了」,就只是知道,就只是感覺。——阿姜納
以念誦獲得禪定
微法談聽錄|2019年3月16日|15’10’’~37’43’’
若我們覺得有一些昏沉、犯迷糊時,
用觀呼吸的方法,往往無法繼續前進,
反之,採用念誦的方法則能更容易捉得住(所緣)。
因此,先講解念誦這一部分。
念誦的內容,是我們刻意思維出來的。
由於是我們刻意想出來的,
我們必須使用讓心能保持中立(的內容),
或是心會獲得善法的所緣。
若念誦的內容會讓心散亂,寧靜就不會生起。
念誦的時候,我們必須明白——
目標在於獲得禪定。
因此,「覺知狀態的生起」必然是非常重要的。
在開始訓練念誦時,就必須具有覺知的狀態。
當我們開始念誦,
心必然會有刻意的成分,
要去看到念誦的內容,
同時也要看到「心有刻意」。
有人問:「如何才能看到心有刻意的成分呢?」
在開始念誦之前,先觀察自己的心處在什麼狀態。
心在念誦之前,我們的心並沒有沉重感,
因為沒有意圖(cetanā)。
當念誦時,心就會有沉重,就會聚焦。
我們要記住——
當念誦時,此類狀態的心出現了。
我們並不阻止,但必須做到「如實觀」。
試著修習亦可。
誰還未看到?應該看到了。
因此,我們念誦一會兒後,
就返回覺知自己的心——
心有刻意的成分生起了。
我們將了解,
若刻意的成分過多,就會憋悶;
若強迫心快些寧靜下來,也會憋悶。
其實,這些狀態在教導我們——
刻意成分至何等程度,才恰好合適於念誦。
所運用的原則即是——
輕鬆舒服,快樂必然緊隨而至。
「快樂」是禪定生起的近因。
因此,我們必須輕鬆自在地念誦,
而不是極為認真地念誦,猶如進入戰場一般。
反之,想著猶如遊戲般地在做,別苦悶!
當我們輕鬆舒服地持續念誦,
心必然會去尋找其他的所緣,
也就是——迷失去想,或迷失去聽。
那時我們也許並沒有迷失去看,
因為正閉上眼睛,大部分是迷失去想。
當迷失去想,我們如何知道「迷失去想」呢?
因為念誦的內容消失了,
而且有意圖、聚焦、緊盯的心也同時消失了。
當前新生起的心是「失念」和「迷失」,
這是新生起的心。
我們要知道「走神的心」或「迷失的心」,
當意識到「走神的心」或「迷失的心」,
我們已完成了「如實觀」,
「覺知的任務」在那一刻已完成了。
我們並沒有將心拉回來,因為工作已完成了。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再一次重新念誦,
聚焦、有意圖的心又會重新出現。
我們再次知道——此類的心又生起了。
如此持續地交替進行,以輕鬆自在的心(去做)。
當我們很輕鬆、有快樂,
念誦持續的時間就會越久,
寧靜的狀態就在當前生起。
「寧靜的心」
亦是另一個需學習與了知的對象,
知道「寧靜的心生起了」,
就只是知道,就只是感覺。
至於念誦這一部份,則繼續地念誦,
當念誦持續得越久,
聚焦、有意圖念誦的心,也許越加沉重了,
也去「如實觀」。
持續不斷地念誦下去,
時間久了,念誦也許會變得越來越輕,
或是徹底地消失,不時地會出現如此的狀況。
某些片段也許會非常清楚,
某些片段也許會十分模糊,
我們不去干預,而去「如實觀」。
我們就會看到——
當「寧靜的心」力量愈強,
想要憶起念誦內容的難度則愈高。
此時會出現的誤差點就是——
若沒有及時地知道,心就會干預,
也就是心沉浸到寧靜裡,
而沒有及時地知道「想要寧靜」生起了。
這是很多人會經常出現的誤差點。
因此,必須提醒自己——
別讓心以追求寧靜為目標,
讓它看到——
寧靜也是被覺知的對象。
如果明白此原則,然後繼續念誦,
最後念誦的內容就會逐漸消失,
寧靜的心會越來越有力量,
而覺知的力量也同樣愈加強大,
直至最後,念誦徹底地消失。
在這間中,有些人可能會生起光明。
生起的光明,
也僅僅只是所緣或生起的一種現象(sabhāva),
要知道「有光明生起了」。
此處可能會再次出現誤差點,
當中有些人出現了光明,
在禪定的語言中,稱之為「禪相」(nimitta),
心往往會直奔尋找光明,然後忘了心。
我們的職責即是——
當心跑進去而失念,要知道「心跑進去」。
若尚未來得及看見「心跑進去」,
而有看到「心喜歡」,就知道「心喜歡」。
無論看到「心衝進去」,或「心喜歡」,
皆被視為已完成「知道心」。
若我們未及時地意識到,
心就會浸泡在光明中,寧靜也同樣會生起。
但原本應是「伴隨著覺知的寧靜」,
就變成了「靜止不動的寧靜」。
再回到前面所提,
當心寧靜時,有些人在光明生起之前,
可能會生起快樂,這時也要知道「心喜歡」。
在我們知道「心喜歡」時,
「知道心」已完成。
以上講解的是——
在修行過程中,
出現「光明」和「快樂」這兩個狀況。
如果我們依然在「及時地知道心」,
透過剛才老師所教導的那些技巧,
寧靜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強大,
覺知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大。
寧靜的心就會逐漸沉下來,
而覺知的狀態則會愈加明顯,
類似於要抽身成為「知者」。
當「寧靜的心」滅去,
「覺知的心」就會獨立凸顯。
然而,以上老師所講解的這些內容,
並不是說——
我們修行一次,所有的狀況都會出現。
在我們剛開始訓練時,
有可能心寧靜一會兒就跑去想了,
或有可能覺知其他摻雜進來的現象(sabhāva)。
總而言之,在這時刻生起的任何現象干擾,
或在心運行的時刻,
我們都有職責去及時地知道心。
最後,當我們的心如同剛才所闡述般,
心抵達獨立凸顯,成為「知者」,
「獲得知者的心」之過程就已完成。
此時,覺知將會清楚地抵達身心,
心靈活、柔軟、適合工作、積極、有活力。
那時刻不存在任何苦悶的成分,
那時也沒有任何的念頭,
不會去界定「這是身、這是心」,
不存在任何界定的成分,
也不會進一步地界定——
這是身體,身體穿著衣服……
不會有下一個連續的思維或界定生起。
有的僅是「老老實實地知道」這一個狀態。
一旦如此的心接觸到身體,
就會看見——
身體是外來的物質,
在那一刻不存在「這是我的身體」的界定,
有的僅是——
覺知到有一堆物質、
有某些東西是被覺知的對象。
心就會照見——
界定的念頭,僅是某一些被造作出來、生滅的狀態,
如此照見的過程,稱之為「照見三相(tilakkhaṇa)」。
若以術語或注解,就稱之為全然地「分離名色」,
所謂毗缽舍那的智慧必然會繼續地往前發展。
以上所講解的,屬於禪定的重要性。
如果心沒有生起覺知的狀態,
就會沉浸在光明或快樂之中,心會很快樂,
但快樂或寧靜將全然地控制心,
於是就不會照見之前所提及的「名色分離」。
心僅是一味地想著——
如何才能讓快樂及寧靜維持得更久?
如何造作才可以讓這些事物持續更久?
這就是一般意義上的「修習寧靜」或奢摩他(samatha)。
如此行者必然會有快樂、有寧靜,
但心並沒有準備好開發智慧,
因為僅有一個職責,也就是——
如何做才能讓寧靜持續得更久?
因為他知道一旦寧靜下來,
就會獲得巨大的快樂。
但他不了解實相,這必然會退失。
當退失時就會苦,
因為不希望與「帶來快樂的事物」分離,
那時就會痛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