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對於苦的職責是什麼?

————————–隆波帕默尊者法談

“四聖諦”是佛教最重要的法。如果我們沒有徹見“四聖諦”,就依然還會生死輪迴。無明存在,慾望就會生起,就會構建苦,就會再次造作,輪迴就不會結束。

“四聖諦”分為四條,即:苦、集、滅、道。

在我們真正實修的時候怎麼辦?要去知苦,那個稱之為“苦”的事物,並不是失戀痛苦之類的事物,在“四聖諦”裡面的苦,就是我們自己的身與心,也就是名法與色法——這個稱之為“苦”。

對於苦,我們的職責是去知道。去覺知身,去覺知心。常常地去覺知,直到看到實相——這個身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會對身體有執著,對於身體的慾望,就再也不會生起。有覺性,有智慧,不停地去探究心,探究名法,看到了名法的實相,知道它本身就是苦。所有的感覺本身是苦,作為感知所緣的心本身也是苦。一旦我們看到了名法的實相——它本身就是苦,心就再也不會執著名法,不再執著心本身。

一旦我們不再執著身,不再執著心——這個稱之為:清楚地徹見到“苦”了,我們就不再執著。

如果沒有看到身的實相,我們就會執著身體;沒有看到心的實相,我們就會執著心。比如,我們感覺到:身體時苦時樂,我們就會掙扎著想讓這個身體有快樂,掙扎著想讓這個身體可以不苦。但是,如果我們看到實相——身體本身就是苦。只是苦的多與少。在苦少的時候,沒有智慧的人以為有快樂。

如果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身的實相,事實上,身體它究竟是苦還是樂?我們不停地去觀察。到了真的看到“身體本身就是苦”這個實相的那一天,就再也不會對身體有執著。接下來,身體老,不是“我”老,我們就不會因為老而苦;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是生病者,身體本身就是苦,苦是很正常的,心再也不會苦了;在死的時候是身體死,我們的心可以不苦,因為身體它本身就是苦,它必然要死,它必然會離散,我們願意接受這個實相——身體不是“我”,不是“我的”。至此,我們不再對身體有執著,再也不會因為身體而苦。

我们不停地观察自己心里的感觉,所有的感觉,无论是苦还是乐,好还是坏,全都是生了就灭。快乐生了就灭,痛苦生了就灭,好坏生了就灭,贪瞋痴生了就灭。不停地这么观察,就会看到实相——凡生起的事情,它必然会灭去。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我们不停地拼命去寻找快乐,快乐也只是临时存在,然后会灭去。因此,快乐并不会让我们离苦,因为快乐生了也会灭。

如果心愿意接受实相,心就再也不会“想要”。比如,我们看到心是时苦时乐的。如果我们去观察,我们的心充满了苦,快乐生起,很快就会消失。有贪生起了,瞋生起了,痴生起了,每一次生起烦恼习气,心每一次就会被刺、被扎,会被伤害,我们不停地去观察自己的心,它并不是时苦时乐的,心就像身体一样的,也就只是苦的多与少,在心苦比较少的时候,我们以为那是快乐。

當痛苦很沉重的時候,我們才願意說那是苦。如果覺性和智慧越來越圓滿,我們不停地去觀察自己的心。我們了解了實相,心是純純粹粹的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而已,心就再也不會對心執著。一旦不再執著心,各種各樣的飢餓就再也不會發生,慾望再也不會生起。

慾望其實就是心的飢渴。比如,我們想有快樂,於是會去看電影、去聽音樂、去找好吃的東西┄┄當我們知道快樂是毫無意義的,很快就會消失,心願意接受這樣的實相。

當心不再執著心,心就會抵達另一種快樂。心不再執著心的時候,稱之為我們抵達了“佛性”。

中國人認識、了解佛性這個詞。一旦我們證到阿羅漢之後,才會真的看到佛性。之所以看到佛性,是因為再也不愚蠢了——因為知道了實相:身體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一旦知道了實相,心本身就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就再也不執著心。

一旦不再執著身,不再執著心,什麼東西發生在身,什麼東西發生在心,就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動搖,心會寧靜快樂,再也不潮起潮落!

以上這些就是佛教修行的框架圖——修行是為了可以離苦,我們要想能夠離苦,一定要清楚苦的因是慾望。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