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導引

歸零|阿姜蘇納瓦的修行之路(上)

法音聽錄組

法音錄  2019-04-09

阿姜蘇納瓦

第一 屆泰國四念處課程|2014年07月18日

按照我們的行程安排,今天是對整個修行做一個小結的時間—— 就只是輕鬆自在地聽,帶著玩的心態去聽—— 這樣做就是為了去複習一下,看看我們的理解是否正確。

修行就是回過頭來學習自己。回過頭來學習自己,就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具足覺性的人,可以覺知自己,有一顆    安住的心。以世間的角度來看,我們修行的結果就是:無論世上發生何種災難或危機,如果修到最後,心甚至一點苦都    沒有。而且這可以作為衡量我們修行是否進步的一個標準,也就是我們在生活之中的苦是否有減少。

老師製作的課件是幻燈片,因為翻譯對PDF的格式不太了解,所以這裡面就沒有圖片(翻譯:在阿姜蘇納瓦的原稿   裡,其實是配有一些動畫的,是很漂亮的。 )。整個幻燈片的主題就是“ 歸零” ,一切從頭開始。老師把它作為我們大家一起來做小結的主題。

我們修行的最高目標就是徹底離苦。老師自己在剛開始修行的時候,一樣不會修。那時候老師做的就是緊盯跟專   注,緊盯專注甚至導致頭特別沉,心也會鬱悶跟煩躁不安,坐到哪裡都要睡著了。

大概在十四年前,老師就給隆波帕默尊者發Email,但那時隆波帕默尊者還是居士。老師就給那時的隆波帕默尊者   寫自己的禪修經驗和對禪修的體會。比如,那時老師跟尊者分享:一旦生氣生起了,自己就對生氣做正思維,思維和分    析是希望真的可以乾掉生氣。然後隆波帕默尊者就回復道:你做的是錯的。

讀到隆波帕默尊者說自己完全修錯了,老師特別喪氣。尊者回復道:你錯誤的原因是你有慾望,慾望是讓苦生起的    一個原因;追隨自己的慾望,其實就是讓苦生起,這是無法滅苦的,只是在給自己增加苦而已。隆波帕默尊者繼續說   道:應該去知道它們,而不是要做什麼。

讀了隆波帕默尊者回复的Email之後,老師稍微緩了一口氣,然後心就變得自然地可以去覺知了,因為心開始真的   願意接納實相—— 自己修錯了,心就開始輕鬆自在起來,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兩三天。但很快又會跟以前的習慣一樣,依然會緊盯跟專注,或者去對煩惱習氣做思維或研究,因為已經這樣修錯了十四年了。

那之後,老師覺得自己受不了了,想著必須親自去面見隆波帕默尊者,那樣會更好一些。然後老師就去拜訪隆波帕    默尊者,見到他之後,老師就自我介紹道:“ 我就是那個曾經給您寫信,問您修行問題的阿姜蘇納瓦。” 隆波帕默尊者就點頭,就好像在表示他記得有這樣一個人曾經通過Email問他問題。那一天剛好有很多人在跟隆波帕默尊者學習,尊   者就讓老師在旁邊坐下來,然後對老師說了一句話:“ 你還不會覺知自己,一定要先從覺知自己開始。” 聽到這句話,就彷佛有人把老師叫醒了,老師突然之間醒了過來。那一天尊者就教導老師,讓老師去認識迷失跟緊盯。

因此,我們要想開始修行,就一定要開始有覺性,或者說一定要會覺知自己。一旦我們有覺性,或者有在覺知自   己,心就會開始醒過來,那樣的心也就是尊者稱的一顆覺醒的心、一顆醒過來的心,也就是覺性自然生起,而不是我們    有意識地讓覺性生起。因此,無論是在修行中,還是在生活中,覺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佛陀教導的:無論何時何    地,覺性都是必須的。因此,最簡單的修行就是要有覺性。

其實覺性並沒有什麼其他意思,就是回過頭來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或者自己的心。因此,如果我們把心往外送,去    知道那些自己身心之外的東西,就都叫沒有覺性;什麼時候有回來感覺到自己的身體,或者感覺到自己的心,那都叫有    覺性。

當我們有在覺知自己,而且這個覺知並不是我們有意識地做出來的,那一刻其實我們的心是有定的,也就是心是安    住的,但是安住只是那麼一剎那。因此,在佛教中的定,意思就是在觀察所緣的時候,心是安住的。

心有覺性,同時又是安住的,如果持續地去覺知一個所緣,那稱為修習奢摩他;心有覺性,又有定,或者說心是安    住的,同時能夠清楚地照見名色的三法印,那稱為修習毗缽舍那。我們要正確地去理解什麼是覺性,什麼是定,什麼是    奢摩他和毗缽舍那。

接下來我們要去知道:要訓練覺性,應該如何去做。要訓練覺性,或者回來覺知自己,一定要在兩個時間段訓練,    一個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訓練,另一個是在固定模式之中訓練。固定模式的練習,也就是那天數紅豆的課程中的一些方    法。這兩個時間段如果我們都有在練習,那就可以一整天都在修行了。但問題是:一旦回到日常生活之中,我們絕大部    分都會忘記修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去找一個方法,讓我們能夠常常地去訓練我們自己。

老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會採用一些特別簡單的方法—— 老師會去看跟覺性相反的一面。跟覺性或者覺知自己相反的,其實就是沒有覺性,或者叫忘記自己,其實它們是一個東西,只是叫法不同。老師的簡單方法就是:去訓練自己知    道剛才我忘記自己了。老師不會去努力地訓練自己有覺性,因為努力地去訓練自己有覺性,那樣的覺性不是真正的覺    性,但如果去訓練自己知道剛才我忘了自己,或者剛才我沒有覺性,就會讓真正的覺性生起。

如果用這個方法來訓練,就可以訓練一整天,因為我們一整天都是沒有覺性的。一會兒眼睛去看物體了,一會兒耳    朵去聽聲音了,一會兒心跑去想了,它們就是這樣一整天在發生,也就是說我們一整天都在忘記自己,或者一整天都是    沒有覺性的。因此,如果我們去訓練知道剛才我忘了自己,或者說剛才我沒有覺性,就可以訓練一整天。

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去體會、觀察,這樣我們就會看到當我們忘了自己,或者沒有覺性的時候,我們就會忘記自    己,感覺不到自己的存在。比如,走路的時候,如果我們沒有感覺到自己在走路,那就叫沒有覺性,或者忘了自己;如    果我們坐著卻沒有感覺到自己在坐著,那就叫沒有覺性。

其實對於一般人而言,絕大部分生起的是心跑到想裡面去,因為現在這個時代的人,絕大部分使用思維、用到想這    一塊特別多。即使我們現在坐在這裡在聽法,一樣會用到很多思維與念頭,因此我們就會持續地缺少覺性。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和體會,就會看到心跑到眼睛所看的物體,跑到耳朵所聽的聲音,跑到鼻子所聞的氣味,跑到    舌頭所嚐的味道,或者是跑到跟身體接觸的那些對像上面去,那些時刻我們都會忘記自己,或者叫沒有覺性。而且即使    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在看、正在聽,或正在想,那也不代表我們真的有覺性。因此,一旦我們知道自己把心往外送,    去知道外面那些信息的時候,我們的心就會自然地在那麼一剎那之間回來覺知自己。

一旦我們內心生起貪嗔癡,或者生起種種現象,我們的心全是迷失的,是沒有覺性的。因此,我們整天從早到晚全    都處在迷失之中,或者說是沒有覺性的。包括我們在行住坐臥時,如果我們沒能感覺到自己正在行住坐臥,那就都說明    我們已經忘了自己,或者叫沒有覺性;包括正在聽音樂,但是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正在聽音樂,那也叫忘了自己;包括正    在聽音樂,但那時我們的注意力放在別的事物上,連正在唱的是什麼也不知道,那也叫忘了自己;包括現在正在聽法,    我們的心去想別的東西了,雖然有聲音在,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在說到哪個詞,在說什麼內容,那也叫忘了自己;或者    是緊盯專注於一個對象,那也叫忘了自己;緊盯專注於一個對象,甚至到非常緊繃,那都說明我們忘了自己。

有沒有誰不能明白忘記自己?每一個人都明白忘了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了,對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    需要修太多東西,只需要知道:哦,剛才我忘了自己。

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包括看電影或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我們會常常地忘記自己;包括打電話的時候,我們    也會忘記自己。有沒有誰在打電話時忘了,結果電話掉到地上的?有人打著電話過馬路的時候,甚至忘了自己正在過馬    路,那就是我們會常常忘記自己的例子。帥哥們,當你們看到美女的時候,心是在自己身上還是在美女身上?美女們,    你們可以體會一下,當看到帥哥的時候,你們的心是在自己身上還是在那個帥哥身上。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地去訓練。

老師剛開始修行的時候,有一次開著車去上班,要過紅綠燈,結果過了紅綠燈之後突然嚇一跳:我剛才是不是闖了    紅燈?我不記得了。其實就是在那一剎那知道我剛才完全忘了自己、迷失了。但是開車時別跟別人撞車,因為開車時身    體會追隨它開車的習慣。

大家可以體會一下:一旦我們有一個什麼習慣,我們做那件事時就特別容易忘了自己。比如吃飯時會忘記自己,有    時想起來要覺知的時候,已經吃到最後一口了,有時候甚至根本沒有想起來,飯已經吃完了。今天中午大家吃飯的時

候,有沒有偶爾想起來覺知自己?吃飯訓練覺性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即使是老師,也都訓練了好幾年,才會在吃飯    的時候有那麼一點點覺性。

包括開車的時候,能夠讓自己生起覺性,老師一樣是花了很長時間的。有時候正在開車,然後心迷失去讀廣告牌   了,在讀廣告牌的那一刻,其實就是忘了自己了,然後突然想起來:誒!我剛才忘了自己正在開車。因此,沒有覺性的    那一刻真的是很可怕的。如果正在開車,然後迷失去讀廣告牌,前面如果有什麼障礙的話,我們根本來不及剎車,可能會撞車。

常常地看到這些狀況之後,老師心裡就很害怕。一旦內心生起恐懼感之後,下一次覺性就會更容易生起。這是一種    天性,也就是一旦我們知道什麼東西很可怕,我們的心就會警覺起來,覺性就會比較自然地生起。如果我們做的事情沒    有多可怕,比如看電視或者看電影,那時要想讓覺性產生,是一件比較難的事情。

我們就是這樣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都一點一滴地去訓練自己。我們也可以去觀察或者體會一下:當我們生氣    的時候,煩躁不安的時候,或者鬱悶的時候,我們也會忘了自己。因此我們會發現:做任何事的時候,我們都會忘了自己。

讀書的時候,我們也會沒有覺性,能夠看得出來嗎?當我們去看書的時候,我們的心會送到書本里面去。如果在讀   書的時候沒有缺少覺性,我們是讀不懂裡面在寫什麼的。因此,在讀書的時候是無法訓練的,難度太大了。包括寫書的    時候,也是很難有覺性的,因為我們的心必然要往外送,送到筆頭上面、正在寫的字上面,那時我們其實是沒有覺性    的。因此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或者寫字的時候,或者用到自己的念頭的時候,比如寫一些電腦程序,那些時候我們都是    很難修行的,因為難度太高了。

因此,在必須用到念頭的工作裡,不需要想著去修行,我們就在其他不需要用到念頭的日常的生活中去訓練自己。    一旦覺性能夠自然地生起,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之中,在寫字的過程之中,或者在編程的過程之中,覺性就會自然地插入    進去,一個時間段、一個時間段地滲進去、穿插進去。比如,當我們讀書時要翻書頁的時候,覺性就會自動回來工作,    回來覺知自己。如果我們又開始去讀書,我們又會再一次沒有覺性。

因此,如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去練習知道我們剛才忘了自己,這就會讓我們的覺性自然生起。因此,當我們能夠感   覺到我們忘了自己的那一瞬間,我們就會開始覺知自己,會在那一瞬間成為一個有覺性的人。

有沒有誰每一天有在這麼訓練自己?如果可以這麼修,你就會很輕鬆自在,那樣我們就會發現修行實在太簡單了,    做任何事情都能夠修行,而且從早晨醒來到晚上睡覺之前,一直都可以修行。因此,修行是有技巧、有一些小竅門的。

(未完待續)

聲明: 本文由部分參課學員自發整理自第十一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音頻,文字內容未經課程老師校訂審核, 受語言能力及個人修行所限, 若有任何紕漏, 完全歸責於整理者, 望不吝指正。 本文嚴禁用於任何商業用途, 嚴禁擅自節選或改編, 轉載請註明出處。

0
    購物車
    沒有任何東西返回索書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四念處學會隱私權政策。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