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01 佛陀之言:南傳早晚課誦——阿姜巴山|2014年9月11日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佛陀之言:南傳早晚課誦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1日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2一定要持戒——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9月12日A(中文同聲翻譯)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一定要持戒(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14年9月12日A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摘錄:【問題僅在於忘了去知道】11:25~13:33
每個人都已經認識煩惱了,但是忘了去知道。比如喜歡什麼東西,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心正在喜歡,只看到那個我們喜歡的東西。
看到iphone6出來了,想得到,對它特別關心,去關注,覺得如果擁有了它會很快樂,但是沒有看到自己的心正在生起貪心,想得到。看到的只是iphone6,被iphone6騙走了。
或者是看到漂亮的女人,心喜歡,看到的只是美女,沒有看到自己的心正在喜歡。
開車的時候有人超我們的車,我們會生氣,生氣的時候,我們只看到那個超車的人,沒有回來看自己的心。
無論看什麼,我們都只是看到外界。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沒有看到我們的心正在喜歡;我們只看到那些我們討厭的東西,沒有看到我們心正在討厭;散亂的時候,我們並沒有看到我們的心在散亂,只看到那些讓我們散亂的事情。
煩惱習氣一直帶著我們迷失在外界,然後去愛、去恨,被那個抓住,被這個帶走,然後我們始終模模糊糊的。
我們只需要回過頭來返觀自己。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別去看那個讓我們生氣的人,要及時地去知道我們的心正在生氣;當我們有貪心生起的時候,別去看我們想得到的人或東西,及時地去知道我們的心正在想得到。如果及時地知道,那煩惱自然會滅去。
文|長夜之光
#隆波帕默尊者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及時地知道煩惱 -
第二屆|03 苦諦——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9月12日B(中文同聲翻譯)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苦諦(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14年9月12日B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隆波帕默尊者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4 開發智慧的工具——阿姜巴山|2014年9月12日A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開發智慧的工具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2日A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5 如果心不正确,那修行不是真的—阿姜巴山|2014年9月12日B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如果心不正确,那修行不是真的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2日B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6 同赴一並,腳步各異——阿姜巴山|2014年9月12日C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同赴一並,腳步各異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2日C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開示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7 無法接受實相就會苦——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9月13日A(中文同聲翻譯)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無法接受實相就會苦(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14年9月13日A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www.shineling.org
摘錄:【苦之根源,解決之道】
佛教並不是要去教導大家什麼神通,佛教的目的是讓我們的心可以徹底離苦,這是最終目標,就是沒有苦。
心如果有苦,原因是什麼?心有苦是結果,我們解決問題時不能去解決結果,只能從因緣入手,去解決苦的原因。
苦的原因是心無法接納當下的苦。身體一定會老,心無法接受,一旦老了,心就會苦,或者還沒有老,但是害怕老,就已經苦了。身體一定會生病,心無法接受實相,一旦身體生病了,心就只有苦。身體一定會死,心無法接受這個實相,心就會苦——還沒死就已經苦了。
我們一定會跟我們所愛的、所喜歡的人事物分離,有一天我們一定會離開我們愛的人和我們所有的財產,或者是我們的聲譽,如果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實相,心一定會苦。
我們一定會碰到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無法控制的,一定會碰到那些不好的人,那些不好的環境,我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實相,就會苦。
當慾望生起,所有的慾望都無法滿足我們,這些慾望不停地增長,我們得到了好的又希望得到別的。當慾望生起,心就會有苦,尤其是沒有如願以償的時候,就會更苦。
這些苦的產生是因為心無法接受實相——無法接受身跟心的實相。
訓練心接受實相只有一個方法,只有一條路,就是帶領心去學習身跟心的實相。一次又一次帶領它看到實相,直到有一天心願意接受實相——身體一定會老,一定會病,一定會死,心一定會離開那些我們喜歡的人事物,碰到我們不喜歡的人事物。
心如果能夠接受這樣的實相,如果老了,知道老是很正常的,就不會苦;如果生病了,知道這是很正常的,也不會有苦;死的時候,也會知道那是實相,不會苦。我們一定會離開我們所愛的人,那是很正常的;一定會碰到那些我們不喜歡的,那也是正常的;有時候會如願以償,有時候會失望,這些都是正常的。
我們就是帶領心去看到實相,看到一切全都是自然、正常的。心一旦看到一切都是自然、正常的,所有的慾望就再也不會生起。
慾望有非常非常多,但簡單地歸納,其實就只是希望身跟心有快樂,想讓身跟心離苦,只有這兩點而已。比如我們想看電影、想看電視或者想打電話,也就是希望得到快樂;希望身體健康,想要永遠年輕,都只是希望身體永遠快樂;比如生病後想康復,也只是希望身體有快樂。其實所有的這些慾望,就只是希望身跟心有快樂,希望身跟心離苦而已。
這所有的慾望就是讓苦生起的真正原因。心裡生起的苦是結果。
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去在果上做文章,一定要在因地上下功夫。比如我們考試得分很低,那只是結果,怎麼去解決?解決不了的。我們無法改變題目,那只是作弊。我們要在取得高分的因地上下功夫。
比如失火了,我們去滅火,火只是結果,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滅掉它。是什麼在引發火災?是因為有氧氣,有溫度。真正滅火一定要去滅掉引發火的原因,而不是去滅掉火。溫度很高,我們就用水去把溫度降下來,為什麼?因為引發火的因緣減少了,火自然會滅掉。或者是汽車著火了,我們就用二氧化碳去滅火,因為沒有了氧氣,火就滅掉了。不是滅掉火,而是滅掉讓火災發生的原因。
一定要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讓我們的心裡生起苦的原因是我們有慾望,怎麼去解決慾望?誰都希望可以滅掉那些慾望,但是不知道方法。比如有的人滅掉慾望的方法就是去讓自己受苦,讓身受苦,讓心受苦,心想只要不追隨慾望,就可以滅掉它,如果追隨慾望,永遠不會有離苦的那一天。他們想喝不讓自己喝,想吃不讓自己吃,想睡不讓自己睡,不停地去折磨自己。
佛陀並沒有這樣引導大家,佛陀引導我們去看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產生慾望,他是不停地去找原因。有苦的原因是有慾望,慾望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他去尋找。
慾望源自於愚痴,誰愚痴?心愚痴。因為心不知道實相,不知道身跟心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無我的、無法控制的。沒有看到這些實相,沒有看到身是苦,希望身體可以有快樂,希望身體可以離苦,那是毫無意義的,那是不可能的;想讓心只有快樂,沒有苦,那是非常不懂事的,因為心本身就是苦。
何時能夠清除這樣的愚痴,慾望就再也不會生起。比如如果心裡已經生起了智慧,知道這個身體是苦,想讓身體離苦得樂,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身體本身就是苦,想讓它不苦,那是不可能符合我們的慾望的,身體只有苦。
比如心,如果我們是不會修行的人,就會認為心是時苦時樂的。一個真正會修行的人就會看到心只有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而已。有的時候苦比較少,我們就認為那是樂而已。
一個不會修行的人只會看到身體是時苦時樂的,一個真正會修行的人就會看到身體只有苦的多與少而已,有時候苦比較少,我們會誤以為那是快樂。
這是不懂事,沒有瞭解到實相,沒有看到身跟心全都只是苦,有的只是苦的多與少。除了苦沒有什麼生起,除了苦沒有什麼滅去,只有苦的生、住、異、滅。
因為沒有看到這些實相,所以就會產生慾望,想要什麼?因為看到身體是時苦時樂的,所以想要讓身體可以永遠快樂;以為心是時苦時樂的,所以希望心可以永遠快樂。
因為我們沒有看到實相,這稱為「無明」。
佛陀教我們去實踐,就是讓我們直接清除無明,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愚痴。我們愚痴,誤以為身體是時苦時樂的,誤以為心是時苦時樂的。
那如何才能清除愚痴?一定要看到實相。看到實相的方法稱為毗鉢捨那,就是學習身的實相和心的實相。
文|長夜之光
#隆波帕默尊者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帶領心去認識實相 -
第二屆|08 當佛陀的法輪轉動起來——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9月13日B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當佛陀的法輪轉動起來(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14年9月13日B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隆波帕默尊者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09 禪定有兩種——阿姜納|2014年9月13日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禪定有兩種
主講:阿姜納
日期:2014年9月13日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納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10 修行是一門藝術——阿姜巴山|2014年9月13日A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修行是一門藝術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3日A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11 修行,不可以跨過「心學」——阿姜巴山|2014年9月13日B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修行,不可以跨過「心學」
主講:阿姜巴山
日期:2014年9月13日B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阿姜巴山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
第二屆|12 真正的毗缽舍那——隆波帕默尊者|2014年9月14日A(中文同聲翻譯)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
題目:真正的毗缽舍那(中文同聲翻譯)
主講:隆波帕默尊者
日期:2014年9月14日A
來源:禪窗、Dhamma.com
更多資料:https://www.shineling.org
#隆波帕默尊者 #第二屆泰國四念處禪修課程